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從PATLABOR 2(台譯:機動警察電影版第2部 和平保衛戰)論正義


影片介紹


西元2002年,橫濱的灣岸大橋不知道被什麼人所破壞爆發,引起了一陣恐慌。這樣的事件與事件的黑幕被看做是以前PKO活動的柘植行人這個男人所作的。然而自衛隊和政府的對立使事件急速表面化,在首都東京戒嚴令被施行後,東京變成一座混亂一直增加的巨大都市;然而其實柘植行人的真正的目標是做出戰爭狀態的是存在在每人身邊的……。
整部片子從西元1998年的東南亞,當時的柘植是一個小隊的隊長,但是在遭遇敵軍時,卻因上層下達不可反擊的命令,導致他整個小隊的滅亡為開頭。接者鏡頭帶到西元2002年的東京,長久沒有經歷戰爭的城市漫佈著一股安祥和平的氣份,然而卻因一枚來路不明的導彈命中了橫濱的灣岸大橋,打破了這片寧靜。此事件在向來平靜的東京引起了極大的震撼與不安,然而自衛隊在調查後隨即對外宣佈發射導彈的飛機已經失蹤而草草結案……。



但是警方卻在一些跡象中發現自衛隊似乎刻意隱瞞某些事實,為了介入事件的調查,因而與自衛隊發生嚴重的衝突。這時又突然發生不明飛行編隊自某處自衛隊空軍基地起飛後,直朝首都東京飛去的事件,雖然最後完全沒找到不明飛行編隊,但是卻差點上演向自軍飛機發射導彈的事故,使得警方與自衛隊的互不信任節節上升,雙方的衝突日益激烈;隨著警方封鎖都內自衛隊基地,與自衛隊進駐東京,內戰幾乎一觸即發,東京長久以來的和平即將破滅。
這時候一名自稱是陸上自衛幕僚調查部的荒川茂樹接近了本部的主角—特車二課,提供訊息告知這些事件的主因都是被一名叫做柘植行人的所主使的,希望特車二課能夠協助逮捕該人。
在特車二課第二隊隊長後藤喜一與刑警松井刑事的調查下,發現其實這些恐怖的行動並不是有所政治要求,純粹只是主謀者為了打破現實中和平的假象,讓人們知道戰爭隨時就在你身邊,進而引發真正的戰爭。但是就在他們打算進一步阻止柘植的行動時,柘植集團卻先發制人,出動武裝直升機把東京都連結其他各縣市的大橋一一炸斷,並把各通訊線路與電塔也一同破壞掉,接者讓大型民間飛船搭載通訊感擾機械進入東京上空,整個東京瞬間變成無法通訊的死城,只要使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的「情報交換」失去常態,「和平」立刻變成「戰爭」。策動整個事件的拓植行人並沒有使用暴力故意殺傷人的舉動-他只攻擊橋和通信設施,結果戰爭還是來了﹔大概是對當時戰爭狀態下指揮部「不准開火」的指令反導致部下慘死的一種反諷吧。
就在美軍即將介入此事件之即,特車二課獲得拓植的藏匿地點,隨即出動將之逮捕。而本片唯一的機器人戰鬥也在此上演。
自從二次大戰結束後,從美國那所被給予的「和平」之名的毛球,暖烘烘地順著高度經濟發展,泡沫崩潰和變遷前進了日本。影片的影子主角—柘植行人(只有最初和最後的數分登場!) 對於這被欺瞞和謊言所固定的現代,為了「心中的正義」向國民打著「國民喲,醒過來!」口號。
正因為是被有名的毒舌監督押井守所監督,整個作品被放入了強烈的訊息。影片中有個難忘的場景。當戒嚴令被實施的時候,在街中無時無刻可以看到坦克和自衛隊員,可是同時也有像平時一樣地上下班的上班族和趕著上學的學生們。由於個人水平與平素絲毫不變的生活。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妨可以想像一下,把場景換成台北市,如果淡水河上的橋全炸了,電話、電視、廣播設施全毀了,鐵路、高速公路、隧道也完了,那麼台北會變成什麼樣子?仔細用力地去想,就會明白這雖然是「卡通」,卻一點也不「好玩」。


關於正義


到底什麼是正義?在英文字典中說是「Just conduct ; the quality of being right and fair(牛津 高級 英英/英漢 雙解辭典 東華書局)」,中文字典中的解釋是「正道,公理。 (大辭典 三民書局)」。有趣的是,英文中的正義(Justice)加er即是Justicer法官,去e加ial變成形容詞Justicial則是公平的。而在古代,東西方的思想家也提出各種解釋
正利而謂之事,正義而謂之行。(荀子 正名)
正義乃是使每個人獲得其應得的東西的永恆不便的意志。 (烏爾比安)
使每個人獲得其應得的東西的人類精神取向 (西賽羅 )
正義是衡量法律之善的尺度 (西賽羅 )
由此可知,在東方正義是指維持某種社會的狀態,在西方正義是讓人們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標準。那麼什麼是公平?在現代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1971年出版的「正義論」,及2000年出版的「作為公平的正義」提出了正義兩原則
(1)每一個人對於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充份相適的規制(scheme)都擁有相同的不可剝奪的權利,而這種規體制與適於所有人的同樣的自由規制是相容的。
(2)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應該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它們從所屬的職位和地位應該在公平的機會平等條件下對於所有人開放;第二,它們應該讓社會之最不利成員獲得最大好處(差異原則)
在這裡,我們並不是以道德的觀點或者宗教的觀點下看正義。
在影片中的荒川茂樹與後藤喜一曾經有這麼一段對話

荒川說:「我可以瞭解你為何討厭正義的戰爭,因為過去老把這個掛在嘴上的沒有一個好東西;因為受讒言欺騙而遭到慘痛下場的人類,在歷史圖書館中歷歷可見。不過你也應該知道,正義的戰爭與不正義的和平之間差距,並不是非常的明顯;因為自從和平一詞成為大騙子口中的正義之後,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相信我們的和平,就像戰爭會帶來和平一樣,和平也會帶來戰爭。認為只要沒有戰爭就算和平的消極想法,總有一天都會被真實的戰爭所淹沒。難到你不這這麼想嗎?只享受這樣的和平成果,把戰爭推向電視的另一端,忘了這裡其實也算是戰場的後方。不…其實只是假裝忘記而已。如果這種欺瞞持續下去,總有一天會遭到很大的懲罰」
後藤說:「懲罰?誰給的懲罰?是神明嗎?」
荒川說:「在這個城市裡面,任何人都像神明一樣。雖然不在當地卻可親眼可見,雖然無法用手碰觸,卻知道所有的事實。完全袖手旁觀的神明。神不為者人為之。你總有一天會知道的,我們必須要逮到他。」


影片中的荒川對於腦海中即存在著替天行道的想法,這樣「替天行道」的想法多半是因為自認自己是先知,要代替神在人間行使代理權,給與人們應得的懲罰或獎勵。而中國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小說「水滸傳」梁山泊高舉「替天行道」的大旗,事實上,依然是一群打家劫社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者。這點讓我們想到,如果為了實現正義,是不是能夠不擇一切手段?而到底誰真的能「替天行道」?如果上帝的意志即是正義,那麼他的意志到底是什麼?影片中拓植行人寫給南雲忍的信中抄錄下聖經新約路加福音十二章的第 51 ~ 53 節或許提供了部份答案
「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
無論如何,從歷史上來看,這些號稱正義替天行道的人,所行的道都不是神的意志,是那個人的意志。
無論是從各方面來看,正義只是一個理想,也只能是一個理想。除非人人都是聖人(老子云:「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否則極難達到。因為每個人都有私心,而每個人對於自己應得平等的認知不同。我們只能在某種社會制度上,利用相互牽制來維持一定的均勢及安定,無論是君主專制、極權專制、共產國家、民主國家…等。在大部份都可接受這樣的均勢狀態的社會制度下,若是有人試圖打破這個社會制度及安定,就會被列入為罪犯、惡勢力、黑暗的一方。如果這種均勢狀態已經嚴重失衡了,這些試圖打破現有社會制度的人,反而會被視為正義的一方。
正義就好像善與惡,不會有絕對的善也不會有絕對的惡,端看當時的狀態而定。從古自今的創作物通常都會將正義簡化,讓人們能夠在閱讀時易於判斷所謂的是非善惡。可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也許那些號稱「正義」的行為,應該是「非正義」;而所謂「非正義」的行為,應該是「正義」是如中國人眼中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好漢、「義」賊廖添丁、羅賓漢…等。而「正義」也常常被當做美化「非正義」行為最好的糖衣。誠如影片中所言,在歷史上打著「正義」的大旗,多半沒有一個是好東西。譬如以「正義」為名發起的十字軍東征、阿拉伯聖戰、希特勒掀起的二次大戰…等。

參考資料


牛津 高級 英英/英漢 雙解辭典—東華書局

大辭典—三民書局

荀子 正名篇

論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及本土化 三.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理論基礎 1.公平正義的理念 (http://www.armysky.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ID=130153&page=1)

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 2002—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