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京都二次遊 2010-0919貳日 哲學之道與平安神宮

這是2010年9月京都二次行的補記
充足的睡眠後,下樓享用飯店附的簡易自助早餐。回到房間,竟然一時想不到要去哪。於是拿起手邊的筆,對著京都的旅遊地圖射飛鏢,一箭射中了「銀閣寺」。在研究一下公車路線之後,就輕裝出發。



公車站離銀閣寺其實還有一段距離,天氣晴朗且溼度較低的京都來說稍微步行一下還不錯。來到寺廟前購買好門票隨即入內參觀。


銀閣寺本名慈照寺,原為西元1482年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為了退位後隱居所建造的東山殿;西元1490年在足利義政死後改為寺院,稱慈照寺。西元1994年12月17日,慈照寺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進入山門後,首先看到的就是俗稱銀閣寺的觀音殿;事實上建物並沒有貼銀箔,只是同為室町幕府時代建立,一般人為了與金閣寺相呼應而稱為銀閣寺。


寺廟及庭院以京都許多寺廟相比佔地步算大,除了俗稱銀閣寺的觀音殿建築主體外,還有2處枯山水「向月台」及「銀沙灘」。


沒什麼人文素養的我很快的就參觀完銀閣寺的庭院,正發愁不知往哪走時,被一旁溪水淙淙的哲學之道給吸引住。反正也不知道想去哪,不如沿著哲學之道散步,看看終點通到哪?


路邊的商店買了瓶礦泉水,就開始屬與我的哲學之道。剛開始遊客還蠻多的,一點都不適合邊走邊沉思;隨著越來越深入,除了偶爾腳踏車經過的聲響,剩下的就是樹林裡麻雀的吱咂聲。這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坐在溪邊的椅子上曬曬暖暖的太陽喝個水;覺得休息夠了就繼續漫步在小徑上,沉澱煩躁的心靈。不知不覺中,赫然發現我備一堆小貓包圍了,京都果然是貓的地盤。

走到了若王子神社,哲學之道也走到了盡頭;研究一下觀光地圖,祀奉桓武天皇及孝明天皇的平安神宮就在附近;在東京參觀過從平安京遷都到東京的明治天皇神社「明治神宮」,來到京都也該參觀一下遷都平安京的平安神宮。
走了一上午,時間也差不多中午,便在仁王門通的一家旅館餐廳點了一盤咖哩,好吃又便宜,咖哩果然是地雷最少的食物。


用完中餐後,繼續延著仁王門通往平安神宮前進。隨著越來越接近神宮道,慢慢的映入眼簾是橫跨整個4線道的偌大紅色鳥居。「這無論如何一定要正面來一張照片」心中這麼想的我,停下腳步,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時,衝到路中間按下了快門。這時才想到,雖然是水泥做的,但是這個鳥居比明治神宮的鳥居還要大很多耶!


繼續沿著神宮道前進,穿過大鳥居,座落在神宮道兩旁的是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及京都市立美術館。國立近代美術館目前正在展覽的是1938~1949的前衛藝術,我比較沒興趣,所以放棄入館參觀。迅速向前繼續走沒多遠就抵達的平安神宮的大門「應天門」。


穿過應天門進入神宮內,突然覺得場景好眼熟,這不就是電影「陰陽師2」最後對決的地方嗎?看了旁邊神宮立的說明牌就豁然開朗了,原來整個神宮當初建造是仿平安京的大內正廳「朝堂院」縮小5/8興建的,拜殿就是仿平安京的太極殿。


拜殿前的大廣場配了2座手水社,以拜殿座落的方向看右邊是白虎造型,左邊是青龍造型。畢竟是觀光勝地,整個廣場少了神社的寧靜,充斥著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其中又以大陸客居多。


這中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一個大陸觀光客大嬸正拿著相機對著站在青龍造型手水社的不知道是孫子還是兒子拍照留念;大男孩擺出準備洗手的姿勢給大嬸拍照,大嬸竟然叫囂指揮大男孩爬上青龍的頭上,還喊著「就給它踩上去。」。雖然平安神宮是建於明治時代,不算很古老的古蹟但也有百年歷史;就禮貌上,也不應該隨意踩踏。若干國家的觀光客都在旁邊,唯獨大陸觀光客這樣做,如此素質真讓人搖頭。
參觀完拜殿,便順著人潮往神苑移動。還是只能說畢竟是觀光區,整個神苑少了神社的寧靜,充斥著大陸客大呼小叫的聊天聲。


至此我整個遊園的興致都被打亂了,索性快速離開神宮,到神宮道旁的京都市美術館看「高島屋百華展」。展覽館內少了亂七八糟的觀光客,總算可以安靜一些。一邊看著高島屋的收藏品,一邊享受展館的寧靜之下,不知不覺竟然逛了3個小時。


之後離開神宮周圍,跳上公車回到京都車站,隨意吃碗拉麵便回旅館休息,結束這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